如何寫出讓人願意讀完的「好文章」?從《非虛構寫作指南》學6個技巧,零基礎者也做得到

Minyu C
Dec 27, 2020

--

six tips about writing

久違的更新!這次跟之前的職場系列不一樣,算是番外篇「談寫作」。

我的寫作生涯大概有八年了,從政大校內刊物的實習記者、線上媒體的寫稿實習生,正職編輯、記者、接案寫作者,到現在是線上課程的內容製作。雖然感覺一路都在做這件事,但問我寫作有什麼技巧,我還真的說不太出來。

幾個月前心血來潮,把在《經理人月刊》工作時,副總編大推「所有寫作者都該擺在案頭、一讀再讀」的《非虛構寫作指南》買回家。原本只是好奇連閱書無數的副總編都大推的書,到底多厲害,沒想到讀到第二章,整個人感覺被痛打一番、醍醐灌頂,甚至隔天上班寫文章,立馬就用上從書裡學到的技巧,寫出的文章也明顯變得更易讀且清晰。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技巧都不是什麼花式招數,而是回到文章的基本要素來談。

( 圖/取自博客來書籍頁面 )

很久沒有讀到這麼讓人興奮的書了,決定將在書裡學到的具體要點,搭配過去的經驗做些整理,給長期靠感覺(誤)的自己一些提醒,也與各位分享。

※閱前提醒:每種文類的特性與目的都不同,本文旨在提供一般敘事性或非虛構文章寫作要點,實務上如何處理,仍要依寫作目的與實際狀況而定。

1. 「寫作的好壞,跟刪掉的贅字量成正比。」

如果要歸納這本書裡最受用的金句,這句話必定是其中之一。

雖說刪贅字是寫作方法裡的老生常談了,但很多人常常還是做不到,原因在於:隨著文章篇幅拉長,寫作者腦袋裡會塞進越來越多東西,寫著寫著疲乏了,也就覺得文章讀起來通順、字句沒有「冗感」就好了,忽略了反覆刪除贅字這個重要步驟。

甚至,許多寫作者為了讓文章「豐富」,還喜歡額外加上形容詞、副詞。

在作者看來,這對文章品質並非好事:「大部分的作家幾乎是無意識地在文章地土壤裡撒下形容詞,希望讓文字看起來更茂密、美麗;然而,當句子裡充滿雄偉的榆樹、活潑的小貓、頑強的警探、沉睡的潟湖等等,就會變得越來越長。…..這種純裝飾用的形容詞都是作者自我放縱的結果,最後成了讀者的負擔。」(引述自p.93)

讀到這段內容的隔天,我正好要寫文章,立刻就嘗試有意識地嚴格審視贅字,也意外發現文章變得好看和清楚很多。可惜當時沒把例子保留下來。不過在此也分享幾個常見例子:

  • 「我個人認為」改成「我認為」。(你不是個人,難道是團體?)
  • 「很高的摩天大樓」改成「摩天大樓」(你會用「摩天大樓」來形容的,一定不是矮平房吧)
  • 「紫色的牽牛花」,如果只是單純想講牽牛花,請把紫色拿掉;如果紫色跟前後文內容有「有意義」的相呼應,有必要讓讀者知道,那保留下來就沒問題。

除了自己有意識地執行,作者在書裡也有分享一個他協助學生刪贅字的方法。那就是,反覆閱讀文章後,把其中「可能」該刪減的詞句括號起來,並想一下內容刪減後是否有變得更好,接著做出決定。據這些學生的回饋,執行此方法一段時間後,對贅字的存在更敏銳了。

寫文過程中一再review文章,腦中都會自動浮現好幾個括號,提醒自己「這邊有贅字!」。

甚至也有一些惱人(?)的時候,刪除贅字不只是拿掉幾個字,而是整個句子重寫。我遇過一些人(包括我)會因為怕麻煩而不想這麼做,但理解贅字帶來的「阿雜」感之後,建議你還是得花點時間來把文章調整好。「你得先拆掉你寫的文字,然後才能重建。」作者提供的建議,在此也與大家分享。

2. 刪去不相關資訊,確認內容緊扣主題

文章的精簡有兩個面向,一是用字的精簡,也就是第一點提到的「減少贅字」 ; 第二個面向則是結構的精簡。何謂「結構上的精簡」?我認為讓整篇文章圍繞在同一個主題上、以一條脈絡來談,就是結構上的精簡。例如我們要討論A大樓的裝潢,就不必討論B大樓如何,或A大樓附近有什麼好吃 ; 任何與主題無關的內容,都該避免放入文章,減損了精簡度。

精簡感覺不難,但實際上也非易事,而且我認為有經驗的寫作者,可能更容易掉進這個陷阱。怎麼說呢?以我先前做人物採訪的經驗為例,透過採訪蒐集到受訪者的各種故事之後,經常會覺得很多故事都很有趣,我想盡量塞進文章。以前總覺得這樣可以增加人的「立體感」,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多數的狀況下,文章會變得雜亂,最終我還是得重新梳理內容,把無關的故事都抽掉。

想避免發生這種狀況,我認為你可以事先釐清「想傳達的訊息到底是什麼」,並在下筆前預先思考每一段的內容,確認脈絡通順且緊扣主題。

3. 留意人稱代名詞的一致性,閱讀脈絡更清晰

這也是我過去寫作時常犯的錯誤,一下寫我們、一下寫你、一下寫大家。多次使用不統一的人稱代名詞,對口語表達的效果可能影響不大,但書裡提到,在寫作時這樣做,很容易讓讀者閱讀時失去方向。我們掌握人稱代名詞的一致性,同時也會滿足讀者潛意識中對秩序的需求,讓閱讀過程更順暢。

除了人稱代名詞,時態和語氣也可能發生類似的問題。以書中討論語氣的部分為例,如果你現在要寫的是一篇旅遊資訊介紹文,那就請你通篇以「提供資訊」的角度來寫,盡量避免一下談景點資訊,一下又絮絮叨叨分享自己去過,當時跟親朋好友在那邊做什麼之類的「遊記性內容」,語氣反覆轉換,容易讓人讀起來無所適從。

想避免這個問題,如同上一點的建議,

我認為在下筆前除了該想好「要傳達什麼」,也該設定想對誰說、以什麼方式來表述。一開始就考慮周詳,才能降低過程中寫到迷失的機率。

4. 從「我」的角度來寫,兼顧觀點與人味

上一點講到文章中的人稱代名詞,這一點則要延伸談到文章中的寫作角度。

很多人寫作時應該都碰過一種狀況,就是既寫到「我」如何如何,但同時又覺得有些赤裸,不太確定這樣寫好不好。作者在書裡提到,這樣的狀況可能來自寫作者覺得自己「不夠格」,或者是不敢表達。但其實,寫作這件事很大的價值就在於表達個人的寫法,你在寫的同時又覺得不敢表達,這不是自相矛盾了嗎?建議你在寫作時盡量意識到並排除這樣的心理狀態。

有些人也會想說:「我還是有點害羞,不然我加一些保守一點的詞好了。」書裡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我想你看完就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解法了。這個句子出自曾任美國司法部長的艾略特 · 李察遜 ( Elliot Richardson),原文是「And yet, on balance, affirmative action has, i think, been a qualified success.」中譯:「然而,持平而論,正面的行動我想已經算是相當成功。」

這話讀起來有點彆扭吧?如果寫作者下筆時如此東閃西躲,那讀者閱讀時的感受可能也會跟著被削弱,甚至覺得很疑惑,不確定文章要表達什麼。最好的解法,還是真實展現自己的想法與思路。

至於如何跨過這道心理上的坎,我認為把先事情想清楚,或者確實查證,確認內容或邏輯無誤,是我實際用過後發現有效的方法。人很大的恐懼是來自怕說錯,但如果你能有一套清楚的邏輯或可信的查證過程,這樣的擔憂也會小一點。

講到用「我」的身份來寫作,在此補充另外兩個小要點。

A. 你在現實中不會說出口的話,不管是太文言或不符性格,就不要用在寫作中。像胡適、陳獨秀當年提倡的「我手寫我口」。

B. 避免使用一些常在新聞上看到、但其實過度流於形式的用詞,作者將之稱為「新聞體」(journalese)。我目前想到幾個,例如台灣新聞常說「某某事留待時間來檢驗」、「民眾苦不堪言」、「生意一落千丈」或者「某某人病魔纏身」等等。這些詞在意義上是沒問題的,但實際提供的閱讀體驗,可能是非常空虛的。

5. 「有人在聽喔!」注意語句的聲音

前面講了內容安排上的技巧,這一點要講的則是文字的聲音感。

你可能會覺得看文章又不是聽廣播,幹嘛在意什麼聲音、韻律感?但作者在書裡提醒,讀者在看的時候,同時也在聽,這兩個動作的關聯性不可忽視。

你所寫出的所有文字,都該仔細地推敲聲音與韻律。如果你的句子步伐全都同樣遲緩,連你自己都感到死氣沉沉,卻不知該如何整治,那麼就大聲唸出來吧!這樣你就會聽出問題在哪裡。然後再翻轉句子的順序,用一個新鮮或奇特的字來取代,或者修改句子的長度,這樣聽起來才不會像從同一台機器生產出來的。」(引述自p.51)

一般人比較容易想到的「語句聲音」可能與押韻有關,比如說我當記者與編輯時,會盡量在標題或內文創造押韻,讓句子讀起來更活潑。這篇文的標題其實也是,你有注意到嗎?XD

但上面引述的這段文字,點出了更多你該留意的事情,比如說變換用詞、調整句長對等。在寫作時,除了振筆疾書,建議你也可以用唸的、用聽的,試著替文字創造生動感、活潑感喔!

像現在我跟同事在寫文章時,也常是一邊打字、一邊朗讀出來,我認為這對寫作也有不小的幫助,你可以透過這個方法讓句子更通順、好讀。

6. 避免枯燥的總結,替文章創造「新」句點

努力了好久,主文終於完成了,在結論部分(原本要寫「最後的」結論,但其實結論一般就是放在最後嘛,所以不如省略,努力實踐第一點談到的技巧ing),很多人就會鬆懈,覺得把前面講的內容整理一下就可以簡單作結。

但其實「結論」也是文章很重要的一部分,倘若我們能破除「結論就是把前面的內容再整理一次」的思維,在結論提供一些有新意的內容,文章就會結束得更有力,也更讓人印象深刻!

那你可能會想:除了重述前面的內容,我們還可以怎麼創造新意、寫出不一樣的內容?

這部分的做法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我認為可以透過「拉長事件時間軸」來操作。什麼叫「拉長事件時間軸」?這概念有點像思考內容的下一步發展。比如說寫自我成長思維,主文講了思維,結論可以補充後續的執行做法;寫新聞事件,主文寫了事件經過與背後考量,結論可以補充後續可能的發展。

我有個例子可供參考。

先前《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參與商周出版社的直播,談迪士尼執行長Robert Iger著作《我生命中的一段歷險》時,提到《時代雜誌》有一篇報導,討論這位傳奇人物的種種作為。連結在此

由於迪士尼近年收購了漫威、21世紀福斯集團等旗下的諸多電影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撰文者於文末呼應這一點,寫到:「當艾格被問到是否有下一個期待能收購的電影角色,像是哈利波特、甘道夫等等,他微笑回覆:『我們目前沒有打算,但我一直都是James Bond的狂粉。』」文末這句耐人尋味的話,提供了想像空間,讓文章結束得更有意思。這也是拉長時間軸的可能做法之一。

幾個月前看到齊總編談到這件事,我就印象很深刻,寫文之前還特別去找了一下這篇文章。在此跟各位分享。

這點也可以延伸另一個我長年使用的寫作習慣:反覆檢查每個段落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某個段落裡的內容,全都是其他段落提過的,那它存在的必要性就不夠大,我們需要額外添加一些內容、賦予該段落新的意義,或者不如就把該段落移除,保持文章簡潔。

寫作時,你也可以像我一樣不斷自問:「這段的內容其他段講過了嗎?如果講過何必要再說一次?如果一定要放,我可以加什麼新內容?」

總結

《週刊編集》總編李取中在本書第一頁寫的推薦序寫到:「我們努力寫出一個已經存在的事實,卻讓繁瑣旁生的文字掩蓋了單純真實的細節,而那往往卻是最觸動人的部分。」

我認為這句話很適合作為本文的總結,雖然我的寫作經歷跟許多前輩相比還算短的,但寫了這麼一段時間,我確實發現想寫出自己滿意、他人也有迴響的文章,關鍵不在文詞華美、或營造夢幻的意境,而是回歸現實,把每一個句子、每一個概念的來龍去脈寫清楚。其餘的技巧不是不能使用,而是必須在內容足夠清晰且紮實的基礎下,再謹慎斟酌是否添加。

書中也有另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每一篇成功的非虛構文類寫作都應該挑逗讀者去思考一個他們從來不曾想過的念頭。」

希望本文也能為你帶來一些新的思考。下次見。

※感謝我的摯友 ◉ 曼努 manzoo 協助製作文章首圖。

--

--

Minyu C

濫用作為媒體從業人員的探索特權,書寫我透過工作看見的世界